梁家騮醫生 編著
梁家騮醫生 編著
「腹部」為「橫隔膜」以下、「盆腔出口」以上的整段身體。 若簡單地將「腹部」當成橢圓球體(圖 1),「胃腸道」( gastro-intestinaltract)當成短短的管道,在中間直接通過,「腹部」的橫切面便會如附圖。可看到「腹壁」由多層組織構成,最內層便是「腹膜」。 對於「腹膜」的功能,有不少說法,例如分泌和吸收「腹水」,保護和固定內臟,還有免疫和對抗炎症等。從進化的角度思考,「腹膜」的最重要功能是讓小腸可以暢順地蠕動,把食物慢慢推進,使腸道維持消化和吸收功能。
「腹膜癌病」(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)、「腹膜癌」、「腹膜轉移」、「腹膜擴散」… 這許多不同的中文名稱,都是用以標誌癌症在「腹膜」出現的情況。「 腹膜」和其他器官一樣,可以有「原發癌」和「繼發癌」。而最常出現在「腹膜」的癌症,是從其他「腹部」器官經「腹膜腔」轉移的「繼發癌」,亦即「腹膜轉移」( peritoneal metastasis)。病例最常源自胃、大腸、盲腸、胰臟、卵巢等。(見下表)。
原發於「腹部」器官的癌症,當生長至器官的表面,每天便會有數以萬計的癌細胞脫落,經「腹膜腔」游走至「腹膜」其他地方。當「潛伏」的癌細胞處身的「微環境」改變為配合其生長的因素,便可成為臨床可見的「轉移」。
源自胃和大腸的「腹膜轉移」本身初期可能沒有症狀,症狀是由癌症的原發器官引致,例如「胃癌」可能會上腹不適、噁心、沒有胃口、易飽,「大腸癌」可能大便有血、習慣改變,「闌尾癌」則會引致「闌尾炎」。「 卵巢癌」、「闌尾癌」和「腹膜間皮瘤」本身可能沒有症狀,症狀出現時便可能是因「腹膜轉移」或腫瘤引致的「腹脹」、「腹水」(ascites),或「腹部硬塊」。「 腹膜轉移」或腫瘤發展至後期,最終會引致「胃腸道」多處阻塞而致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