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腸癌

簡介

「大腸」可以分為「結腸」(colon) 和「直腸」(rectum)兩部分。「結腸」由「腹腔」右下方開始,上行至右上方「肝曲」(hepatic flexure),跟著向左至左上方「脾曲」(splenic flexure),再下行至左下方及下腹的「乙狀結腸」(sigmoid colon),最後進入「盆腔」改稱為「直腸」。因「結腸」和「直腸」疾病的性質不盡相同,以往有不少文獻會將「結腸癌」和「直腸癌」分開表述。

腸胃道

「大腸癌」全球每年約有136萬新個案,列最常見惡性腫瘤第三位,55%的個案來自已發展地區(澳洲、歐洲、北美等),男與女的個案比例約為1.2:1,最常病發年齡為70-75歲,9成個案為50歲以上人士。以死亡率計算列惡性腫瘤第四位,每年約69萬死亡個案。

香港在2015年有5036新個案和2073死亡個案,分別列於惡性腫瘤第一及第二位。男女比例約4:3,最常病發年齡為75- 80歲。

2015 腸癌新症數目

成因

「確立的」(醫學證明較一致)大腸癌風險因數包括—

  • 年齡
  • 紅肉
  • 酗酒
  • 吸煙
  • 肥胖 / 超重
  • 缺乏運動
  • 炎症性腸病 (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)
  • 大腸癌遺傳綜合症(hereditary colorectal cancer syndrome)
  • 肢端肥大症(acromegaly)
  • 個人或近親曾患大腸癌或「腺性瘜肉」
大腸癌成因

「可能的」(醫學證明不一致)因數包括—

  • 男性
  • 缺乏鈣
  • 缺乏葉酸(folate)
  • 缺乏維他命B-6
  • 缺乏維他命D
  • 缺乏膳食纖維
  • 缺乏硒(selenium)

致病原理

「『腺瘤』『癌』序列」(Adenoma carcinoma sequence) 是引致腸癌的基本模型。大部分腸癌,是因黏膜細胞一系列基因突變,生長逐步失控而成:先是某一基因發生突變,正常黏膜長出良性「腺瘤」(adenoma)(俗稱「瘜肉」);隨著時間,其他基因先後突變,良性「腺瘤」逐漸增長,發育異常,最終變成侵入性和可擴散的癌症 (carcinoma)。

然而,基因突變的成因、模式(路徑)及那一基因受影響,卻是多樣化的。患者的致病原理不同,疾病的行為亦可有很大分別。

基因突變可以是遺傳的「胚系突變」(germline mutation),也可是受後天環境影響而發生的「體細胞突變」(somatic mutation)。 約5%的大腸癌,是由已知遺傳基因突變引致的「大腸癌遺傳綜合症」,其中包括:

  • 「家族性結直腸瘜肉綜合症」 (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Syndrome)
  • 「遺傳性非瘜肉症大腸直腸癌」(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, HNPCC)

其餘大部分大腸癌(95%)為「偶發性」 (sporadic)(即受後天環境影響而隨機發生的)。

基因突變主要有三種模式:

(一)「染色體不穩定」(chromosome instability, 簡稱CIN)

這是最常見的模式,引致約65-70%的「偶發性」大腸癌,亦是最早發展的模型。特徵是「核型異常」(karyotypic abnormality)(染色體整條或大幅變動,引致「非整倍體」(aneuploidy)、「基因擴增」(genomic amplification)、「雜合性缺失」(loss of heterozygosity) 等情況),與及個別的基因突變。常見涉及的基因包括APC、KRAS、TP53、DCC、SMAD 等。

DNA

(二)「微衛星不穩定」(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, 簡稱MSI)

「錯配修復」(Mismatch repair) 是糾正細胞分裂時DNA「鹼基」配對錯誤的機制。負責監測「鹼基」錯配的基因包括MSH2、MLH1、MSH6、PMS2等。若這些基因本身發生突變,修復機制失效,其他控制細胞生長的基因便容易出現突變。估計這模式引致15-20%的「偶發性」大腸癌。

「微衛星」(microsatellite) 是指一組串聯連續重複的DNA,串聯長度為2至5個「核苷酸」(nucleotide),通常重複5-50次。這些「微衛星」分佈廣泛,特別容易出現「鹼基」錯配。因此「微衛星不穩定」(「鹼基」錯配增加),便可用作「錯配修復」機制失效的指標。

(三)「CpG島甲基化表型」(CpG island methylator phenotype, 簡稱CIMP)

「CpG島」是指在基因啟動點(Promoter),「核苷酸」(nucleotide)「鹼基」順序為「胞嘧啶」(Cytosine) 、「鳥嘌呤」(Guanine) 頻率特別高的區域。「甲基化」(即將「甲基」-CH3 加入)的效果就像關上開關 ,即使基因本身沒有突變,亦失去功能。之前曾提及的關於大腸癌的基因,例如APC、MLH1都可因「CpG島甲基化」失去功能。估計這模式亦引致15-20%的「偶發性」大腸癌。

上述三種模式可同時存在,並非互不相容。此外,其實還有不少其他基因變異(例如COX-2、BRAF)在各模式背景出現,可見癌症致病原理的複雜性。

參考文獻

Molecular pathways in colorectal cancer. Al-Sohaily S, Biankin A, Leong R, et al. J Gastroenterol Hepatol. 2012 Sep;27(9):1423-31.

病理

從良性「腺瘤」變成惡性的腫瘤,初期或仍呈「瘜肉」型態;當腫瘤增長,或「腺瘤」本來是扁平的,便會呈「潰瘍」型態;若腫瘤佔據一段大腸的整個週邊,可令腸道變窄,引致阻塞,「鋇灌腸X光檢查」或呈典型的「蘋果核」型態(apple core lesion)。在顯微鏡下,90-95%的大腸惡性腫瘤為「腺癌」(adenocarcinoma),可呈不同程度的「分化」(differentiation)。

腸癌可直接擴散至附近器官,如小腸、結腸其他部分、膀胱、子宮等;可經淋巴腺擴散至大腸旁或更遠的淋巴結;可經腹腔擴散至卵巢或其他地方的腹膜;若經血液擴散,大多先隨門靜脈擴散至肝,較後期才擴散肺及其他器官。

TNM「分期」(staging)是先根據「腫瘤本身」、「淋巴結轉移」和「 遠處轉移」 三方面的情況來評估癌症嚴重程度,再歸納為總體「分期」的方法。Dukes 及MAC(modified Astler-Coller)為傳統的方法。

大腸癌的「分期」為:

腫瘤 (T)

腸癌 - 腫瘤 (T)

淋巴結 (N)

腸癌 - 淋巴結 (N)

遠處轉移 (M)

腸癌 - 遠處轉移 (M)

總體分期

腸癌-總體分期

症狀

腸癌初期可以沒有任何徵狀。當徵狀出現才確診的個案,治療結果不及經篩查(無徵狀的患者)診斷的個案。但當徵狀出現後,延誤診斷卻似乎不太影響結果。

大部分腸癌患者都會有「大便出血」,腫瘤接近肛門的「便血」為鮮紅色,距離肛門遠一點的或呈暗紅色。若腫瘤在近端(盲腸、升結腸)而出血份量不多,肉眼可能看不有血,但長期出血會引至貧血、氣喘、疲勞、心跳、虛弱等相關病徵,嚴重的甚至會心臟衰竭;若腫瘤在近端而出血很多則可能會排出「黑便」(melaena)。

大腸遠端(乙狀結腸、直腸)的腸腔比近端的小,遠端的腫瘤較常局部阻塞,引致便秘、腹痛、腹脹。當宿便變得稀爛可通過阻塞位置,又會出現腹瀉。有些患者的大便會有很多黏液;直腸腫瘤的患者或會有裡急後重(tenesmus)的感覺(需要大便卻無法順利排出)。因此,大便習慣無故改變或不規則都應審慎跟進。

約半數的患者會體重下降、沒有胃口。晚期患者會有「惡病質」(cachexia)(體型異常瘦弱、食慾不振)。

當腫瘤生長至腸腔嚴重狹窄,可引致「腸梗阻」(intestinal obstruction)(即腸道完全阻塞,會有腹痛、腹脹、嘔吐和便秘等徵狀)。有些腫瘤穿透腸壁後壞死,可引致「穿孔」(perforation)及腹膜炎。

若腫瘤轉移至其他器官,亦可能出現相關徵狀。例如肝轉移可引致右上腹痛,晚期的會有「黃膽」(jaundice)等肝衰竭徵狀;肺轉移可引致氣喘、咳嗽等問題。

除非已到達晚期,很多患者在臨床檢查時可能仍是「正常」。長期失血會令患者蒼白及出現其他貧血的跡象,腹部檢查可能會發現腫塊、肝腫大,探肛檢查可觸及接近肛門的腫瘤。

大腸癌症狀

診斷

大便出血、便秘、腹痛等常見於腸癌的徵狀,其實亦常見於痔瘡、習慣性便秘等其他良性疾病。若果徵狀持續、或是高危人士,應及早接受大腸檢查。

以往「鋇灌腸X光檢查」(barium enema)是診斷腸癌的標準,但近年已被準確度更高的大腸鏡取代。大腸鏡檢查可「直接」觀察腸黏膜上的病變,亦可抽取組織作活檢,並移除瘜肉。若病人無法接受、或未能完成大腸鏡檢查,可以「CT結腸成像」(CT colonography)代替,其診斷1cm 以上的瘜肉和腫瘤的準確度與大腸鏡相約。

若確診腸癌,便須評估是否有擴散。腹部超聲波和胸部X光可檢查明顯的肝、肺、和淋巴結擴散;「電腦掃描」、「核磁共振」或「正電子掃描」都可提供更準確的評估。

「癌胚抗原」(carcino-embryonic antigen, CEA)用以診斷腸癌的準確度不足,但可反映腸癌的嚴重性和用作跟進腸癌有否復發。

治療

大部分腸癌都應進行外科切除手術,原因是:

(一)約80%的個案在確診時未發現擴散,若完全切除腫瘤可根治疾病,是最可靠的方法;

(二)大腸切除手術相對而言風險不高,除非是身體極之虛弱、長期卧床、神智不清,否則多數患者都可接受;

(三)即使腫瘤已擴散,而在原位的腫瘤令患者感到不適,外科切除手術亦是有效的舒緩性治療;

(四)第四期A的擴散亦有可能完全切除,根治疾病;

(五)擴散範圍較廣的情況,亦可望以化療將範圍收窄,再抨估是否可以根治。

手術的基本技術目標是「整块」切除腫瘤所在的一段大腸、與及在大腸旁和相關血管的淋巴結。若情況許可:切除應包括腫瘤前和後最少各有5cm「邊沿」(margin)(腫瘤前後的正常大腸);被腫瘤直接侵入的器官應「整块」部分或全部切除;切除後將腸道從新吻合。若腫瘤位於結腸,達致上述目標並不困難;按腫瘤所在位置的主要血管分佈,常見的手術有「右半結腸切除術」、「橫向結腸切除術」、「左半結腸切除術」、「乙狀結腸切除術」。

位於直腸的腫瘤,若不是低度分化 (poorly differentiated)的,可接受少於5cm的遠端邊沿(distal margin) ;但相關的「直腸系膜」(mesorectum)內藏淋巴結,應完全切除 ;手術為「前位切除術」(anterior resection)、或「低前位切除術」(low anterior resection)。若吻合(anastomosis)太接近肛門,或須將小腸在右下腹引出為「臨時造口」(temporary ileostomy),待吻合安全癒合後才將小腸從新連接。

傳統上若直腸腫瘤距離肛門括約肌少於2cm,須進行「經會陰切除術」(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),將直腸和肛門「整块」切除,並將乙狀結腸在左下腹引出「永久造口」。但除著近年的化療、電療、及外科手術的發展,合適的病人可考慮先接受化療電療,將腫瘤縮小,才進行手術,或可保留肛門。

上述手術都可以用傳統開腹、或以腹腔鏡(微創)方法進行。腹腔鏡手術通常手術時間較長、成本較高,但傷口和痛楚較小、康復和住院時間較短,而復發率及存活率與傳統手術相約。

即使手術已切除所有腫瘤,仍有部份病人其後會出現擴散,相信是因手術前已有微少擴散,手術後才慢慢顯現。「輔助治療」(adjuvant therapy)的目標是以抗癌藥物或放射線清除可能潛在的微少擴散,減低復發機會。

結腸癌第三期、及較高復發風險的第二期患者,應接受「輔助化療」,標準的藥物為「5-氟尿嘧啶」、「亞葉酸」及「奧沙利鉑」。直腸癌第三期、第二期患者應接受「輔助化療」及「輔助電療」,可於手術前、或手術後施行。

一般癌症若出現「遠處轉移」,即使技術上可以外科手術切除,亦不能將癌症根治,因新的「遠處轉移」其後多會顯現。但腸癌的「遠處轉移」若可完全切除,外科手術仍有可能將癌症根治。若果「遠處轉移」不能完全切除,合適的化療或「標靶藥物」可延長生存時間和提高生活質素。亦有不少個案,原來不適合切除的「遠處轉移」,收縮至可以切除;甚至有少數個案,「遠處轉移」經化療及「標靶藥物」治療後完全消失。

預防

根據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 (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)及美國癌症研究所(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)  2007年出版的「食物、營養、體力活動與癌症預防」研究報告,對預防大腸癌有以下的建議:

  • 保持體重均衡,避免肥胖
  • 限制紅肉攝取量(如牛肉、豬肉和羊肉),以及避免進食加工肉類
  • 限制飲用酒精飲品
  • 增加進食不同種類的蔬果、全穀物和豆類食物
  • 每天最少運動30分鐘
  • 切勿吸煙

大腸癌篩

除了透過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預防大腸癌外,篩查(screening)有助減低腸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,不少歐美國家早已推行大腸癌篩查,香港亦於2016年開始「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」。故醫學界建議,50歲或以上人士,應該開始定期進行「大便隱血」或大腸鏡篩查。若屬於高風險族群,包括自己或家族成員曾經患有腸瘜肉或大腸癌的人士,便更要在較年輕時便開始進行檢查,檢查次數亦應較為頻密。

 

梁家騮醫生

大腸癌篩查計劃
大腸癌篩查計劃 www.colonscreen.gov.hk 衞生署查詢熱線:35656288